加重材料與G級水泥 | 主要成分 | 密度/(g·cm-3) | 中值粒徑D0.5/μm |
---|---|---|---|
重晶石粉 | BaSO4 | 4.4 | 1.15 |
磁鐵礦粉 | Fe3O4 | 5.1 | 10.21 |
錳礦粉 | Mn3O4 | 4.8 | 0.16 |
G級水泥 | 硅酸二鈣、硅酸三鈣、鋁酸三鈣、鐵鋁酸四鈣 | 3.15 | 16.91 |
分享:加重材料對水泥石CO2-H2S耦合腐蝕行為的影響
深水領域是未來油氣儲量和產(chǎn)量增長的重要接替區(qū),我國南海深水油氣田資源豐富,是全球三大海上高溫高壓區(qū)域之一,但其地質(zhì)條件復雜,目的層溫度達210 ℃、壓力系數(shù)2.10~2.30,且存在CO2和H2S等酸性腐蝕氣體[1-3]。固井水泥環(huán)作為井筒封隔屏障的組成單元,其在CO2-H2S腐蝕環(huán)境中的力學性能和結(jié)構(gòu)完整性對保護套管、實現(xiàn)良好層間封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[4]。
目前研究主要針對溫度、壓力、時間、水濕環(huán)境、防腐材料等因素對常規(guī)密度水泥石腐蝕規(guī)律和機理的影響[5-7]。而在南海高溫高壓氣井固井中,為保證井筒壓力平衡,通常需要采用高密度固井水泥漿[8-9]。加重劑是配制高密度固井水泥漿必需的外摻料,常用加重材料有重晶石、鐵礦粉和錳礦粉等。通常認為加重劑是惰性組分,不參與水泥的水化反應,但會對水泥漿顆粒的堆積狀態(tài)產(chǎn)生影響,進而影響水泥石的力學性能與孔滲特征[10]。武中濤等[11]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不同加重材料對固井水泥石的CO2腐蝕規(guī)律有重要影響。FAKHREDIN等[12]對某生產(chǎn)井(含CO2和H2S)的高密度水泥環(huán)取樣分析后指出,氧化鐵、氧化錳等金屬氧化物型加重劑會與CO2和H2S發(fā)生化學反應,進而嚴重削弱水泥石的性能,影響井筒完整性。
重晶石粉、磁鐵礦粉、錳礦粉是南海深水固井水泥漿常用的加重材料,然而目前關于不同加重材料對南海深水固井水泥石在CO2與H2S共存條件下腐蝕規(guī)律和機理的影響尚無相關研究。因此,筆者利用高溫高壓腐蝕反應釜模擬南海深水腐蝕條件,利用孔滲聯(lián)測儀、壓汞儀、X射線衍射儀、掃描電鏡等考察了CO2-H2S耦合腐蝕環(huán)境中,重晶石、鐵礦粉和錳礦粉三種加重材料對固井水泥石腐蝕深度、微觀形貌、物相組成、抗壓強度、孔隙度和滲透率等性能的影響,分析加重材料對腐蝕過程的影響機理,以期準確認識加重材料對固井水泥環(huán)在高酸性氣藏條件下的腐蝕規(guī)律,并為水泥漿體系選材和優(yōu)化設計提供有益參考。
1. 試驗
1.1 試驗材料
試驗材料包括嘉華G級(油井)水泥、硅粉(純度97.8%)、降失水劑G86L、消泡劑X60L、分散劑F41L、重晶石粉、磁鐵礦粉、錳礦粉,所有試驗材料均來自中海油田服務有限公司。重晶石粉、磁鐵礦粉、錳礦粉三種加重材料的基本參數(shù)見表1,粒徑分布見圖1,微觀形貌見圖2??梢钥闯?,錳礦粉的粒徑遠小于其他兩種加重材料和水泥,且粒徑分布范圍更集中,具有較好充填水泥石孔隙的作用。此外,錳礦粉的顆粒呈球形,而重晶石粉和磁鐵礦粉的表面粗糙、棱角尖銳、呈不規(guī)則形貌。
為橫向?qū)Ρ戎鼐?、磁鐵礦粉、錳礦粉對水泥漿性能的影響,固定加重材料質(zhì)量分數(shù)為40%,含三種加重材料的水泥漿配方和基本性能見表2。可以看出,錳礦粉具有良好的密度提升能力,且加重水泥漿保持較好的流動性,這與球形錳礦粉產(chǎn)生“滾珠”效應有關。
水泥漿類型 | 代號 | 水泥漿配方 | 密度/(g·cm-3) | 流動度/cm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重晶石水泥漿 | ZJS-C | 100%G級水泥+35%硅粉+40%重晶石粉+4%G86L+0.5%X60L+2%F41L+44%水 | 2.12 | 21 |
磁鐵礦粉水泥漿 | CTK-C | 100%G級水泥+35%硅粉+40%磁鐵礦粉+4%G86L+02.5%X60L+2%F41L+44%水 | 2.15 | 22 |
錳礦粉水泥漿 | MKF-C | 100%G級水泥+35%硅粉+40%錳礦粉+4%G86L+0.5%X60L+2%F41L+44%水 | 2.14 | 24 |
1.2 試驗方法
1.2.1 水泥石試樣的制備與腐蝕
按照表2配方,依據(jù)GB/T 19139-2012《油井水泥石試驗方法》,將配制好的水泥漿分別倒入尺寸為?25 mm×25 mm(抗壓強度測試)、?25 mm×50 mm(劈裂抗拉強度與氣測滲透率測試)的模具中,再將水泥漿置于自研高溫高壓養(yǎng)護釜(BSRD-3060F型)中養(yǎng)護成型(養(yǎng)護條件120 ℃×20.7 MPa×7 d)。將制備的水泥石試樣完全沒入H2S水溶液中(試樣處于液相腐蝕環(huán)境)。腐蝕條件為總壓10 MPa,CO2分壓7 MPa,H2S分壓3 MPa,溫度120 ℃,試驗時間7 d。
1.2.2 測試表征方法
力學性能測試:采用萬能材料試驗機(TSE 105D型)對?25 mm×25 mm水泥石試樣進行抗壓強度測試,對?25 mm×50 mm水泥石試樣進行巴西劈裂抗拉強度測試。
滲透率測定:將?25 mm×50 mm水泥石試樣烘干后,采用孔滲聯(lián)測儀(HKY-300型)進行滲透率測試。試驗條件如下:圍壓2.5 MPa,大氣壓101.7 kPa,N2黏度0.017 85 mPa·s。
孔結(jié)構(gòu)測試:水泥石采用異丙醇置換法終止水化后,將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 h,然后將水泥石敲成粒徑1~3 mm的小顆粒試樣,隨后采用壓汞儀(Poremoster-r60型)對水泥石的孔隙率與孔徑分布進行測試。
物相組成分析:將水泥石置于異丙醇中浸泡終止水化,然后置于40 ℃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定質(zhì)量,用研缽快速研磨至細度75 μm以下,隨后采用X射線衍射儀(D8型)對水泥石的物相組成進行分析,掃描角度為10°~80°,掃描步長為0.04(°)/s。
微觀形貌分析:將采用異丙醇終止水化并烘干后的水泥石敲成薄片試樣,取含新鮮斷面水泥石固定于樣品臺上并噴金,隨后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(SEM,TM4000型)對水泥石的微觀形貌進行分析。
2. 結(jié)果與討論
2.1 加重材料對水泥石孔滲性能的影響
由表3和圖3可見:MKF-C(錳礦粉加重水泥石)具有最低的孔隙度和滲透率,且大部分孔徑小于100 nm。這是由于錳礦粉粒徑較小,可在水泥石中起到了較好的充填作用,提高水泥石的密度。而磁鐵礦由于粒徑大于重晶石和錳礦粉,充填作用較弱,因此CTK-C(磁鐵礦加重水泥石)的孔隙度和滲透率最高,其滲透率為MKF-C的2.16倍。此外,CTK-C還存在較多數(shù)百納米的微孔,這對水泥石的強度和密度存在不利影響。
水泥石 | 孔隙度/% | 滲透率/μm2 |
---|---|---|
ZJS-C | 26.29 | 0.007 7 |
CTK-C | 28.49 | 0.010 6 |
MKF-C | 25.06 | 0.004 9 |
2.2 加重材料對腐蝕前后水泥石形貌與力學性能的影響
由圖4可見:采用不同加重材料所得水泥石經(jīng)過腐蝕后,其表面及剖面形貌均具有較大區(qū)別。腐蝕后ZJS-C表面平整,且存在較多灰白色粉末,這與腐蝕產(chǎn)物碳酸鈣在水泥石表面沉積有關[13]。而CTK-C表面發(fā)現(xiàn)了明顯的疏松層,且有部分水泥石發(fā)生剝落,這與磁鐵礦粉能與H2S反應有關[14]。對比水泥石剖面可以看出,腐蝕后的水泥石呈墨綠色,這與水泥石中Fe元素與H2S中S元素結(jié)合形成FeS2有關。在本試驗條件下,ZJS-C與CTK-C均被完全腐蝕穿透,而MKF-C僅在表面出現(xiàn)了約4 mm厚的腐蝕層,內(nèi)部未發(fā)現(xiàn)腐蝕跡象。由此可見,MKF-C具有最優(yōu)的抗CO2-H2S腐蝕性能,這是因為MKF-C的孔隙度和滲透率最低,對腐蝕介質(zhì)侵入的阻滯能力較高。
由圖5可見:腐蝕前,MKF-C具有最高的抗壓強度與抗拉強度,ZJS-C次之,CTK-C的強度最低,這與三種加重材料的充填能力有關。腐蝕后,CTK-C的腐蝕最嚴重,其強度損傷率最高,MKF-C的腐蝕程度最低,其強度損傷率也最低,這與形貌觀察結(jié)果相吻合。此外,抗拉強度損傷率遠高于抗壓強度損傷率,這與水泥石的脆性材料特性有關。在CO2和H2S腐蝕作用下,水泥石表面腐蝕層的水化產(chǎn)物發(fā)生解離,微裂隙和微孔隙數(shù)量增多,水泥石在受到拉伸載荷作用時裂縫就會快速發(fā)育。
2.3 加重材料對腐蝕前后水泥石物相組成的影響
由圖6可見:腐蝕前,加重水泥石除了存在水化產(chǎn)物Ca(OH)2(簡稱CH)外,還存在對應加重材料中Fe3O4、BaSO4、Mn3O4的特征衍射峰。腐蝕后,在2θ為30°附近發(fā)現(xiàn)明顯的腐蝕產(chǎn)物碳酸鈣的衍射特征峰。ZJS-C在CO2-H2S耦合腐蝕后,XRD圖譜中CH衍射峰強度顯著降低重,而碳酸鈣衍射峰強度最高,這表明腐蝕過程以CO2腐蝕為主,其生成的碳酸鈣可填充水泥石孔隙,補償部分強度損失。CTK-C的XRD圖譜中CH的衍射峰強度顯著降低,同時碳酸鈣衍射峰強度增強。值得注意,在2θ為32°±0.5°處檢測到FeS2的特征衍射峰[15-16],表明磁鐵礦粉參與了CO2-H2S耦合腐蝕反應,F(xiàn)eS2的生成進一步劣化了水泥石的孔隙結(jié)構(gòu),導致其力學性能衰退嚴重。MKF-C產(chǎn)物中CH衍射峰強度的降低幅度最低,生成碳酸鈣衍射峰強度最低,且未發(fā)現(xiàn)其他腐蝕產(chǎn)物生成,這表明錳礦粉對水泥石孔隙的充填作用封堵了腐蝕介質(zhì)的滲透擴散路徑,降低了腐蝕速率;此外,Mn3O4具有較強的化學穩(wěn)定性,不易被H2S腐蝕,進而發(fā)揮了更為優(yōu)異的孔隙填充功效。
2.4 加重材料對腐蝕前后水泥石微觀形貌的影響
如圖7所示:CTK-C表面存在大量的孔隙,同時發(fā)現(xiàn)部分橢圓形FeS2顆粒堆疊,這進一步佐證磁鐵礦粉與H2S發(fā)生了腐蝕反應,此外還觀察到了針狀C5S6H5.5晶體,這表明原本具備高鈣硅比特征的水化產(chǎn)物已在腐蝕介質(zhì)的作用下發(fā)生淋濾脫鈣現(xiàn)象,進而導致水泥產(chǎn)物微結(jié)構(gòu)被破壞,CTK-C的力學性能顯著降低。ZJS-C也發(fā)生了水化產(chǎn)物的淋濾脫鈣,針狀C5S6H5.5晶體與棒狀文石(CaCO3)晶體交錯堆疊,棒狀文石結(jié)構(gòu)對水泥石的孔隙可以起到一定的修復作用,對水泥石的力學性能產(chǎn)生一定的補償效應。相較于其他兩種加重材料,MKF-C腐蝕產(chǎn)物的孔隙結(jié)構(gòu)相對致密,且棒狀的文石晶體交錯堆疊,導致其力學性能衰退程度有所降低。
3. 結(jié)論
(1)無機礦物重晶石粉雖然不與腐蝕介質(zhì)發(fā)生反應,但其無法有效填充水泥石孔隙,腐蝕介質(zhì)在水泥基體中滲透與擴散速度較快,進而導致水泥石力學性能劣化。
(2)磁鐵礦粉在CO2-H2S耦合腐蝕作用下,易與H2S發(fā)生反應并產(chǎn)生FeS2,破壞水泥基體的孔隙結(jié)構(gòu),使水泥石的力學性能大幅衰退。
(3)球形錳礦粉作為加重材料,可通過“滾珠”效應提高水泥漿體流動性,并能有效填充水泥石的孔隙結(jié)構(gòu),降低加重水泥石的孔隙度與滲透率,進而阻礙腐蝕介質(zhì)在水泥基體中的滲透與擴散。
文章來源——材料與測試網(wǎng)